端午

    早從清明結束,便利商店就開始預購粽子;時近端午,家家戶戶也逐漸飄出了粽葉香。在這個不管何時皆能在小吃攤買到各時段年節吃食的年代,舉凡紅龜粿、春捲、蛋黃酥,尤其是粽子,更是到處都吃得到,無需等端午。伊總覺得大家還能夠應景的吃粽划船過端午是值得開心的一件事。

    聚餐時同事問起伊今年可有吃到母親親手綁的粽子,伊笑答自己母親本是職業婦女,印象中唯幼年時,曾有一次看見母親為綁粽熬肉徹夜守候爐子的身影。後來?「後來我們都吃外面買的和親友送的。」光是那樣,粽子已經吃不完。食量小又容易發胖的伊的家人,總是要在端午後很久很久,才能把所有的粽子消化光。

    今年的端午節沒有碰到周休假日,伊硬是把假期擠出來,回家和家人團聚了一趟,再匆匆趕回來上班。只是每有舟車勞頓總要水土不服充滿時差感的伊,神思飄忽無法搭上同事聊天的節奏。

    同事們開始聊自己吃過好吃的哪家粽子,最後結論還是自家媽媽和祖母綁的最好吃。有人說,那就是每個人從童年深種的「印象中的美味」,據說,這刻在靈魂中的美味,將會魂牽夢縈一生。

    「難怪!我媽總是感嘆我阿嬤走得太快,很多阿嬤的好手藝就這樣失傳了!害我一直吃不到我靈魂中的美味啊!」有人這麼說。

    伊突然想起前幾天,母親狀似不經意的提到要伊每趟回來都學一學她的菜式,她還懵懵懂懂,母親只是指著自己的手和委縮的肌肉:「這不知還能用到幾時,現在就已經不大有力了,萬一真是醫生說的病,那就該把菜都先教給妳。」

    母親還有話沒有說完,但她卻轉頭專注地用左手翻動鍋鏟,沒有再多說一句了。

    也許是下意識地不敢想那後半句,或是不願意想下去?

    直到送伊去坐車的路上,父親才默默地提起,要伊心裡有準備,雖然醫生的檢查判定尚沒有最終的決斷,母親的狀況唯有枕邊人最感受清晰。伊早已不是那個倚在廚房門邊,在抽油煙機的轟隆聲中對母親絮叨抱怨學校生活的小女孩,若是該當負起責任的時候,父親要伊別多讓母親為伊未定的幸福擔心。

回家這趟,伊陪著母親購物、散步、聊天、看電視,除了教廚藝,母親還告訴伊,已經將儲蓄、保險都一一紙筆記下,細數給哥嫂知道,以免自己「年紀大了記憶力不管用了」。

但是,伊知道不是的,母親意識到什麼?父親感受到什麼?伊在火車上拚命仰望窗外的藍天,忍著可能衝破的酸澀。

是,誰出世起那天開始,不是往終點線裡奔?

可伊豈能預料這天的陰影這樣早到來?

今年端午的粽子,好像,沒有往年美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naw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