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也是意外,跑去看了這部完全沒有先備知識和期待點的院線片。

    看完第一個浮上心頭的感覺是:啊!好一部披著科幻外皮的心理片啊!

    我知道在某些有先備知識的深度觀影者眼中,這部片還是有科幻元素存在,而且是貫穿全局的一個概念。但若純粹以大眾讀者來說,我覺得全片著墨的焦點,放大的氣氛,在在是懸疑片、心理片、文藝片的走勢,而非科學幻想。

    但是,話說回來,就像《神鵰俠侶》是一部披著武俠皮的愛情小說,其實披著什麼皮都不要緊,無損作品好看的事實。我仍然覺得,這是一部有企圖談真理,以淡然悲傷表現人性光明的電影。

    所以,我只想談談做一個單純觀影的感受,不想碰觸自己並不熟悉的科學理論。

    電影最大的爆點,無論喜不喜歡這部片的觀影人,想必都會同意,就是關於把「未來」當成「回憶」的這個謎題。

    一直到電影接近尾聲,當外星七足生物說出女主角露易絲有看見未來的能力的時候,我才恍然將原本對露易絲總是不合時宜的恍神沉溺悲傷回憶的不耐中,驀然秒懂原來那是預知能力的驚悚事實!為何說是驚悚?

    因為,身為一個女孩兒的媽,我完全可以被故事開頭那種從喜悅迎接新生命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慟悲哀所感染啊!

    而這一切悲哀若存在於自己不曾理解的未來,又如何不讓一個女子深深困惑且驚悚呢?

    是的,我認為,能預先看見無法改變的未來,是驚悚的。這難道不會逼瘋一個心靈脆弱的人嗎?

    看完回來,才發現異星入侵是有原著小說的。而在網路書店有限的文案與試讀資料後,我認為,真正讓電影「喜歡的人很喜歡,討厭的人大罵不已」的原因是:導演說故事的方式。於是,電影裡出現太多的不合理,包括面對外星人這件事,沒有政府高層與太空總署介入,所有的高度重視和高度緊張宛如雲裡霧裡(當然也可以說是拍攝手法故意著墨在語言專家的有限視角裡)。且與各國的連繫也如同兒戲,尤其原本各國隨時通訊交換資訊的龐大資訊站,毫無說服力的驟然切斷,彷彿只為了賭氣,完全沒有《世界末日》或《明天過後》或《ID4》的高度和張力。

    不合情理的地方太多,我不明白為何要在第一次接觸外星七足生物的地方,特別營造那些喘氣與恐怖感(為了像《地心引力》?還是為了強調其他士兵的心理壓力?)。連突然撤離與武力攻擊的情勢轉換也是粗糙的,打電話給將軍的那一段更是不合理,雖然說時間非線性,但這種等著未來開獎搖出數字才來簽彩票的方式未免太不具說服力(可能我也無法接受語言專家的中文如此粗糙吧?)

    除了不合理的地方,其實,我還是欣賞這個故事的,也因此對原著產生濃厚興趣。我想,最吸引我的元素之一,應該是故事標榜了「一套不同語言能帶來不同思維模式」這樣迷人的論點吧!很可惜的是,這個思維沒有被重點強調,一般觀眾很容易忽略呀!

    人類的語言何其粗糙,僅能線性的在過去現在未來之間直線前進,不可逆亦不可同時存在。外星人那立體的語言感,讓時間比空間更立體,真真是地球人難解的外星思維呀!(電影有限的時間就很難把女主團隊到底花了多少心力才解出語言關鍵的複雜工作呈現出來,亦沒有把女主的能力強大表現得很好,所以最後解釋到底是武器還是工具還是禮物之處,顯得突兀亦粗糙,需要大量腦補)

    另一令我著迷的當然是宛如藝術的噴墨外星文字,電影裡只提了一次這是會意字,我還期待有中文的漢學語言家可以出線呢!或者,研究埃及文的古語言學家也可以。但這裡依舊著墨不多,也因此我一直深深疑惑除了最後發現立體數據關聯之外,到底物理學家的男主為什麼要在那裡出現?難道不應該找生物學家?(共同觀影夥伴說,男主的功能是讓女主生小孩@@)

    不過,也許對作者與導演來說,這些都不重要,也都不是問題,因為最終,只是想問觀眾那個問題:「如果你知道未來會發生事情的結果,你還會去做嗎?」

    我只能說,大家的選擇不會一樣,這是哲學問題之所以迷人的地方。

    電影的尾聲停留在一個你明知道要結束而會無限低迷與淡淡悲傷的地方,讓我很難大聲的說,導演不會說故事,只能解釋為,導演也說了他想說的故事吧!至於是不是進電影院的觀眾想要的,那就見人見智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naw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